www.jocltd.com·主题专栏  ·English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品牌合作  油脂化工  网站地图  品牌商城
 
企业动态
行业新闻
党政专栏
人才招聘
工业增速探低 拷问政策刺激效应  返回>>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创38个月新低,反映出中国经济仍在寻底。工业增速回落既有季节性因 素,也受市场需求疲软影响。7月工业增速出现明显分化,轻工业逆势回升,重工业则大幅回落,拖累工业增速。7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速五连负,工业企业生产意愿被进一步压缩。7月工业数据说明,前期的稳增长政策效果不甚理想,为防止中国经济下行速度过快,调控政策还需继续加码。

  工业增速创38个月新低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增速创下38个月来的最低纪录。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衡量月度经济走势的核心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2%,增速较前月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创下38个月来的最低纪录。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7月单月增速和累计增速均远低于市场预期。若以9.2%的工业增加值推算,7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或将只有7%左右,显示出经济仍处寻底阶段,此前的刺激政策效应并不明显。

  从历史数据来看,2012年的6、7月份工业增速处于历史低位,印证了中国经济处于衰退的判断。与历史数据比对,7月份工业增速表现出季节性回落特征(2003~2012年同期回落均值为0.93个百分点)。8月份,季节性特征消失。预计随着政策效应的释放,8月份工业增速将出现反弹。

  重工业增速下滑拖累整体增速

  7月份,工业增速出现分化,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0.1%,增速环比上升了1.1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下滑拖累了7月工业增速的下降。7月份重工业增速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季节性因素(2003~2012年重工业增速环比以下降为主,幅度多在1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由于当期疲弱的市场需求。

  分经济类型看,7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集体企业增长7.1%,股份制企业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3%。增速环比呈现全面下降趋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下滑幅度最大。股份制企业的增速虽有下滑,但其增速仍是最高的。

  在主要行业中,从环比增速来看,纺织业增速上升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回升2.2个百分点,通信设备等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升1.3个百分点。纺织业增速回升带动了轻工业的回升。进入暑期,学生等群体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消费增加带动了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回升。7月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大幅回落,拖累重工业增速下滑。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企业以国企为主,这些行业增速下滑,导致了国企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远大于其他类型企业。

  从环比增速来看,发电量、原油加工量两大能源产品出现回升,但是钢材、水泥、10种有色金属、乙烯等重要工业原料均现增速下降,工业生产背离现象明显。

  发电量微弱回升不改需求疲弱态势。7月份发电量4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增速环比上升了2.1个百分点。发电量增速环比上升,同时工业增加值增速环比回落,发电量与经济走势背离现象仍然存在。发电量虽有微幅回升,仍不改市场需求疲弱态势。

  外需低迷。7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小幅回升。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807亿元,同比增长3%,增速大幅回落。产品销售率环比回升,但出口交货值增速大幅回落,反映出7月份出口形势十分严峻。

  PPI同比增速“五连负”

  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较前月提高0.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8%,降幅较6月提高0.1个百分点。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速连续6个月处于负值区间,且下滑幅度逐渐扩大,环比增速“五连跌”,跌幅扩大。PPI持续下行表明产能过剩、国内的有效需求仍然处于疲弱的状态,同时,也反映出目前企业的盈利水平处于不断下滑的过程中。PPI加速下行,打击企业生产意愿,拖累工业增加值上涨。

  企业继续去库存,补充原料库存意愿低。7月份工业产品销售率环比回升,钢材、有色金属、乙烯等重要工业原料的增速环比回落反映出企业在加速去库存的同时,并没有同步的补充原材料库存,市场需求疲软,企业生产意愿低迷。

  7月份工业增速继续回落,结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PI等指标,反映出工业生产低迷、市场需求疲软、企业订单萎缩、行业去库存化持续的严峻现实,中国经济探底过程仍未结束。数据同样说明,前期的稳增长政策力度不甚理想,为防止中国经济下行速度过快,调控政策还需继续加码。需求方面,应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速度,保障资金足额到位;尽快推进促进民间投资的42条细则的落实,真正放开垄断行业,大力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增强企业的出口竞争力。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应切实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TEL:+86-025-52784808 FAX:+86-025-52784879 Email:webmaster@jocltd.com   中国·南京·江宁开发区利源南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