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ocltd.com·主题专栏  ·English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品牌合作  油脂化工  网站地图  品牌商城
 
企业动态
行业新闻
党政专栏
人才招聘
纺织原料市场存隐忧 棉纱进口应予以监管  返回>>

  进口棉纱市场正在重蹈几年前PTA市场崩盘的覆辙。前几年PTA原料市场崩盘,就是由于浙江商人利用银行的开证额度进口PTA(生产涤纶的原料),到中国港口清关后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大量套现后跑路,最后引起整个市场的崩盘。前车之鉴,不得不防。如果监管不到位的话,进口棉纱市场也许正在酝酿着一场“崩盘”风暴。

  中国政府托起了世界的棉花价格,使得中国市场成为全世界纺织原料的倾销地,表面上是照顾了中国棉农的短期利益,但是长远的看,这种饮鸩止渴的政策实际上对农民的损害更大。如果从大的视角看问题,棉花种植也是“大纺织产业链”的一个源头环节。下游企业关门倒闭,上游企业未来如何生存?但目前大量廉价的的洋纱,洋布进入中国市场,其威力足以重创中国的纺织行业,目前已经有成批中国的纺纱和织布厂因此而倒闭,未来中国的棉农的棉花卖给追去呢?靠国家收购?纺纱织布厂都倒闭了,国储棉花又能卖给谁呢?

  2012年6月1日和7月6日在杭州召开《中国纺织原料高峰论坛》和《进口棉纱论坛》两个会议参会的,基本上是两类人:一类参会者是进口棉纱棉布的新入场者,有些还是卖了工厂转向贸易领域的小企业主,另一类参会者是前期高价进货后浮亏严重,寻求解套者。

  这3年来,由于价格优势,进口棉纱和坯布越来越受到重视,2010年百年不遇的大行情,令做棉花和棉纱生意的商人“一年赚了十年的钱”,这种“赚钱效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场外资金入场。原本和纺织行业毫无关系的企业,投资机构和个人也前赴后继的加入“洋纱,洋布”的海外采购大军,与此同时国内银行也释放出大量的信用证的额度给这种海外采购的热潮火上浇油。我们的供应商,巴基斯坦卡拉奇一家著名的纺织企业,在5月份月的一天之内接待5批来自中国大陆的采购团。这位巴基斯坦朋友并没有因此而高兴,相反她忧心憧憧的对我说,由于短期内大量的来自中国的采购需求,使得当地一些小型企业异常亢奋,通过借贷大量增添设备,增加人手,当地的纺织厂的工人几乎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这样无形中推高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当地的原料,能源和劳动力成本,推高的当地产品的出厂价格,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短期内似乎中国采购商的热情高涨,但是一旦这些“短期需求的泡沫”一夜之间散去,那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由于大宗商品国际采购涉及到的跨国交易方式,定价机制,结算途径,品质纠纷,与国内交易完全不同,进口原料所面临的的“洋风险”几乎断送新入场者的信心。在江河里能航行的船到了大海里未必照样能应付自如,触礁搁浅的案例倒是为数不少,如果我告诉你,江苏常州有家企业到目前为止还在艰难的消化2010年下半年高价(当时的棉花价格每吨人民币33,000,现在的棉花价格是19,800)进口的库存棉纱。

  棉花,棉纱,越来越像投机商品而脱离了生产原料的属性。价格波动也越来越受到资金面的影响而脱离生产和消费需求的基本面。有一个时间段,由中间商的报价得知进口棉纱坯布的价格甚至比国内的价格还要高。而由于终端消费市场没有启动,大量的原料和成品库存积压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任何被作为炒作对象的商品例如棉花和棉纱,往往在第一阶段其价格超过了自己作为一般商品的价格成为生产领域囤积库存的对象,第二阶段则超过其作为资本的价格成为投资资金青睐的对象,第三阶段则是大宗商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例如银行释放大量的信用额度,贸易公司不做实物交易而从事代理开证的业务,今年的棉花和棉纱已经成为金融衍生商品。在一个高度自由的货币和资本市场,如果某一种商品逐渐被资本化和货币化之后,就有可能取代货币,(棉花和棉纱成为金融衍生商品)这种行为一定会受到货币对之的惩罚,货币会让这个商品完全失去其所聚拢的商业和金融信用,直至破产。

  历史上由于短期资金的疯狂炒作而导致的经济危机的例子屡见不鲜。从遥远的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事件到近几年的中国本土山东的大蒜,生姜和棉花事件。现在,似乎泡沫蔓延到了中国的纺织原料领域。前几年PTA原料市场崩盘,就是由于浙江商人利用银行的开证额度进口PTA(生产涤纶的原料),到中国港口清关后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大量套现后跑路,最后引起整个市场的崩盘。前车之鉴,不得不防。

  在2012年春季的北京国际纱线展会上,三分之二的参观者不是纺织行业的终端买家,而是贸易公司和中间商。当时人们几乎一致看好未来的棉花行情,盲目订了大量的洋货,造成商业库存的急剧增加,但是工业订单的严重不足,又导致了小或者下商业库存的时间将会很长,积压的资金将会很巨大,银行赎单期一到,就会引发大量的抛盘,甚至“砍仓盘”和“止损盘”的大量涌现,以至于市场价格一泻千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经济泡沫在它膨胀的时候,公众的追风心理才可能使其成为具有严重破坏力的投机浪潮。因贪婪而失去理智的、狂热的人们,会为泡沫的吹起主动去寻找各种“合理”的依据,不断提升对价格的预期,引起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最后泡沫破灭,市场一片狼藉。

TEL:+86-025-52784808 FAX:+86-025-52784879 Email:webmaster@jocltd.com   中国·南京·江宁开发区利源南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