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9月28日文章,原题为《所有人都接受中国制造的时尚,除了中国人 》
对普拉达设计师缪西娅.普拉达及其他有影响力的业内人士来说,中国制造没什么不好。但对中国品牌和设计师来说,在中国生产高端服饰有些麻烦。贸易壁垒、品牌认知以及某些面料的采购,都成为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的绊脚石。
中国著名设计师王汁表示,她的生意40%在中国,60%在意大利。包括样品生产在内的工作在总部上海完成。但她要花半年时间在米兰,监督生产、跟供货商打交道。销售主要在国外进行的王汁认为,进出口税是个关键问题:“一件在中国生产的衣服送到商店,价格会增加30%。”如果衣服采用的是进口高科技面料,还要被征收关税,附加成本就更高。
即便贸易壁垒消失,她也不太可能把生产搬到中国。“从制衣的角度来说,质量、基本的裁剪缝纫,中国做得很好……但面料还是100%靠从意大利进口。我得说,中国在这方面的水平还不够。”
|